若将时间再拉长些,截至2020年10月底,该公司的股价还仅为0.35港元左右。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2010年至2020年,全球大型光伏电站的LCOE平均下降了87%。此次签约,行业上下游各领先企业本着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提升分布式光伏项目度电成本优势的宗旨,通过构建600W+分布式应用体系,推动分布式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户用和工商业清洁、高效、低碳的用能结构,持续提升分布式能源消费低碳化水平。
也推动了整个光伏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集体跃入600W+时代12家领先光伏企业战略签约,600W+成为分布式应用新趋势12月10日,天合光能、天合智慧分布式与全球领先光伏组件企业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太阳能、以及固德威、古瑞瓦特、华为、锦浪、上能电气、阳光电源和正泰电源7家主流逆变器厂商(按首字母排序),进行了战略签约,联合声明共同推进600W+超高功率组件分布式应用,构建600W+分布式应用体系,推动分布式产业结构高端化、分布式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也推动了整个光伏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集体跃入600W+时代。张映斌在发言中讲到,超高功率组件在光伏市场的全面应用和600W+产业链的完善协同,有效降低了系统成本,提升了光伏效率,促进整个高功率产业链高效协同。随着光伏600W+时代全面到来,超高功率组件因显著的度电成本和系统价值优势也成为分布式场景应用的新主流。
如今,600W+超高功率组件全球应用已展开。天合光能全球市场与产品负责人张映斌博士受邀出席,分享了600W+光伏组件解决方案如何助力低碳未来。所以基于这些逻辑,中国光伏也应该秉持底限思维,在双方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争取最大利益。
但自2017年起,土耳其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关税,16家应诉企业20美元/平米,其它企业25美元/平米;2020年,由于组件功率上涨,土耳其又修改政策,以公斤计算关税。能够在制造成本方面具备竞争力。除关税之外,印度对中国讹诈式的贸易壁垒则更加过分: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曾被要求通过一项印度本土认证,费用高达数百万,而同样的认证费用即使国际知名认证机构也仅是其十分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对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这种讨饭式竞争策略非常宽容。
同样在2月初,美国宣布延长即将到期的光伏进口关税政策四年,起征点从2.5GW提升至5GW。如果消费者的损失小于制造商和政府所得,政策大概率会长期执行下去,反之则可能多次调整。
虽然从短期看,中美经贸纠纷非常吸引眼球,但从经济结构上看,印度、土耳其与中国的竞争更加同质化,未来经济矛盾更难调和。印度2021年新增装机11.89GW,约占7.5%,不过由于印度买家的低价策略,该市场对光伏制造企业利润的贡献度微乎其微。光伏这样一个未来地位等同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产业,国家之间的协作与博弈未来将是新常态,会远比现在更激烈,希望主管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及早预案,从更高更长远角度制定光伏产业的海外贸易策略。对大国而言,发展权一定排在第一位,如韩国的水果、牛肉价格高昂,但为了保护本国生产者利益而限制进口,所以给这些企业留出生存与发展空间。
对于印度来说,只要你愿意还价,他就赢了。但在有企业选择接受后,其余企业也被迫接受了这张过于昂贵的入场券。过快的降本,不给传统行业转型空间和时间,势必也会迎来巨大反弹,与其如此,应想办法在平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打造多赢局面。这一点就排除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
具体建议仅供参考:中国承诺将印度光伏组件售价提高30%,2018年531之前,2块3一瓦的组件在印度也卖的很好,中国销往印度的产品主动提价,减轻印度本国制造企业的压力,同时也不让印度有滥用保护政策的借口,将利润留在国内。所以在政策制定时,政府会考虑平衡本国消费者与制造商的利益,同时还有通过提高关税所增加的税收。
制定博弈的依据,就是对方的国情与产业话语权在谁的手中。这是印度惯用的施压策略。
一旦印度逼迫足够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在那里投资,也意味着大门彻底对中国关闭。在另一篇《谏言:中国应调节光伏出口退税 企业应以利润为尊严》中,笔者认为,光伏行业应该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而非单纯的营业额和体量,通过政府或者行业组织达成一致行动,让双反不只是由中国企业买单,印度政府获益,而是如之前美国对中国消费品的关税,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本国有良好的商业与政治环境,各界对于新能源发展达成共识。降低或取消中国出口印度的出口退税,提升中国光伏销往印度的成本,减轻印度本国制造业压力,冷处理几年,将这些费用帮助与中国交好的非洲、拉美等国,助其顺利发展。在过去的数年中,印度太阳能制造商协会(ISMA)曾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要对印度的光伏制造业进行贸易保护,并提出夸张的70%-95%的保障关税。光伏这样一个关系碳中和大计、能源安全、绿色发展,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助力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产业,各主管部门及行业组织应该重视如何引导行业走向整体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帮助光伏产业对抗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光伏是一个极为依赖制造业整体水平的行业,相比制造业空心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基础薄弱的非洲、拉美等国,未来与中国竞争最大的反而是印度和土耳其等体量足够大且同属发展中的国家。有海外销售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清楚,印度客户在购买组件时,几乎都会狮子大开口,上来就称动辄1、2GW,几十亿的订单,在收到报价后逐步将订单量降为几百MW,几十MW,最后要几片样品。
一个国家要让本国光伏产业具备竞争力,要具备如下要素:具备成为大国的潜力,在制造能力、产业链以及应用上形成足够规模相关分析显示,进入2022年二、三季度,硅料新增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届时产业链的价格或者出现下行。
由招标公告可知,此次招标共分为四个标包,合计3GW。由开标价格可知,此次投标价格最高价为1.9990元,最低价为1.8000元,组件价格再次拉升到2元/W,较之此次1.85元/W左右的价格有了相对不小幅度的提升。
2月15日,华润电力第三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开标,共19家企业参与了投标。(注:红色字体为此次开标价格中的最高与最低价格)对于此次招标价格的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近期硅料价格在下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了缓慢增长趋势,而在春节之前,硅片巨头隆基、中环纷纷上调硅片价格,通威电池报价同样进行上调,以此判断,组件价格上调也就不出意料了。标包一为单晶双面双玻485MW、单晶单面单玻为15MW,规格要求为540W及以上,标包二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40W及以上,1000MW;标包三为单晶双面双玻和单晶单面单玻,分别为850MW、150MW,规格同样为540W及以上;标包四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00MW,规格540W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项目中,TOP6企业延续了近期相对更高的报价,6家企业在此次项目中的投标均价近1.877元/W,要高于此项目的均1.876元/W。
但此次相对以往不同的是最高投标价并非由TOP6企业报出,而是由二线企业报出,但最低价延续了以往的习惯,由二线企业报出。硅料二月份的价格走势,硅业分会分析认为将以平稳运行态势进行,三月份的价格走势则需要等待观察。
据某销售商透露,组件价格在1.90元/W左右时,相关销售商或有薄利,但当组件高于1.90元/W的价格时,基本只能等待观望,期待的理想价格为1.75元/W左右,而按照现今价格来看,理想价格短期内似乎并不容易实现相关分析显示,进入2022年二、三季度,硅料新增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届时产业链的价格或者出现下行。
据某销售商透露,组件价格在1.90元/W左右时,相关销售商或有薄利,但当组件高于1.90元/W的价格时,基本只能等待观望,期待的理想价格为1.75元/W左右,而按照现今价格来看,理想价格短期内似乎并不容易实现。由开标价格可知,此次投标价格最高价为1.9990元,最低价为1.8000元,组件价格再次拉升到2元/W,较之此次1.85元/W左右的价格有了相对不小幅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项目中,TOP6企业延续了近期相对更高的报价,6家企业在此次项目中的投标均价近1.877元/W,要高于此项目的均1.876元/W。标包一为单晶双面双玻485MW、单晶单面单玻为15MW,规格要求为540W及以上,标包二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40W及以上,1000MW;标包三为单晶双面双玻和单晶单面单玻,分别为850MW、150MW,规格同样为540W及以上;标包四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00MW,规格540W及以上。2月15日,华润电力第三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开标,共19家企业参与了投标。(注:红色字体为此次开标价格中的最高与最低价格)对于此次招标价格的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近期硅料价格在下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了缓慢增长趋势,而在春节之前,硅片巨头隆基、中环纷纷上调硅片价格,通威电池报价同样进行上调,以此判断,组件价格上调也就不出意料了。
硅料二月份的价格走势,硅业分会分析认为将以平稳运行态势进行,三月份的价格走势则需要等待观察。由招标公告可知,此次招标共分为四个标包,合计3GW。
但此次相对以往不同的是最高投标价并非由TOP6企业报出,而是由二线企业报出,但最低价延续了以往的习惯,由二线企业报出以晶科能源的Tiger Neo组件为例,钱晶简单阐述了该组件的经济价值:相较于常规组件,如果安装面积是一样的,Tiger Neo组件可多安装约2.5-3%的系统容量。
这仅仅指的是系统容量kWp, Tiger Neo更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单瓦发电量上(kWh/kWp),也就是说如果项目容量是一样的,一个Tiger Neo的电站要比一个常规组件电站多发3-5% 电量,越高温地区或季节、越早晚时段、系统使用年份越久,越是双面组件,发电量差异就越明显。6. 大电流的安全性也将是业主考虑的关键,如何在功率和安全电流之间选择平衡点。